建设中,敬请期待....

BDI
黑洞进入了大众视野——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作者: 图书馆 日期: 2020/10/14

       讲座主题: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


       讲座时间:2020年10月15日(周四),19:00—21:00


      讲座地点:教学楼C5-106


      主讲人:顾樵教授 (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,德国国际量子生物学研究所)


      主办单位: 深圳技术大学图书馆、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


      讲座背景与摘要:


      悉数近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:2015年是探测宇宙中微子,2017年是探测宇宙引力波,2019年是物理宇宙学理论和发现新行星。2020年又再度偏向宇宙学,授予从事黑洞研究的彭罗斯等三位物理学家。初听之感到意外,细想之不无道理。历史上宇宙学研究确实获奖不少(仅中微子一题就有四次)。黑洞研究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,成果颇丰,却一直无缘诺奖。业内专家认为,要论对黑洞研究的贡献,当首推霍金与彭罗斯。如果霍金在世,今年的黑洞奖被谁拔得头筹还很难说。彭罗斯获奖的理由是 “for the discovery that black hole formation is a robust predic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”,而霍金则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,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结果,比如黑洞的熵和温度,还有霍金辐射(预言黑洞的归宿)。今年黑洞奖的揭晓(特别是去年首张黑洞照片的广泛传播),使一向神秘莫测的黑洞开始进入大众视野。本讲座以通俗易懂、深入浅出、轻松有趣的方式讲解黑洞的形成、特征、演化和归宿。理论上涉及彭罗斯─霍金奇点定理、史瓦西半径、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质量等。最后介绍另两位获奖者关于发现银河系中超大致密物体的贡献。


      备注:讲座现场采用视频连线方式,欢迎同学们与顾教授进行交流互动。


      主讲人简介:



      顾樵,现任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教授、德国国际量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。从事量子光学、生物光子学、电化学发光的研究和应用长达30多年,发表100多篇论文和7部专著,完成30多个科研项目,拥有三项专利,建立了生物光子辐射的量子理论,推导出一套描述生物光子动力学与稳态行为的参数,被冠名为"Gu Parameters" (“顾参数”)。基于这套参数的理论指导,成功研制了简单实用的生物光子探测仪,使生物光子学研究发展成为一项快速、灵敏的检测技术,能广泛应用于食品检验、医疗科技、环境监测、农业科学等领域。是国内外近30所大学、研究所和其他学术单位的客座教授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书馆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0年10月14日


Baidu
sogou